家长必看:夜间戴镜防控近视的科学依据

2025-09-06 爱眼小编 185

近年来,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,近视低龄化、高度化趋势明显。许多家长发现,孩子每年的近视度数以100-200度的速度增长,传统框架眼镜难以有效控制进展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夜间佩戴的角膜塑形镜逐渐进入公众视野,其"白天无需戴镜即可拥有清晰视力"的特点受到关注。

角膜塑形镜俗称"OK镜",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。与普通隐形眼镜不同,它通过夜间睡眠时佩戴,利用眼睑压力和泪液张力,暂时性改变角膜前表面形态,使角膜中央变平,从而在白天获得清晰的裸眼视力。更重要的是,临床研究表明,其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效果良好优于框架眼镜,平均可延缓50%-60%的近视增长速度。

这种控制效果的科学依据在于: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形态,不仅矫正了屈光不正,还能调整视网膜周边离焦状态。传统近视矫正方式常导致视网膜周边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(远视性离焦),这种离焦会有害因素眼轴增长,加速近视发展。而角膜塑形镜可使周边视网膜形成近视性离焦,从而抑制眼轴增长,达到控制近视进展的目的。

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佩戴角膜塑形镜。邯郸爱眼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指出,佩戴前需进行多方面的眼部检查,包括角膜曲率、角膜厚度、眼压、泪液质量等20余项指标评估。一般来说,8-18岁、近视度数600度以下、角膜形态正常、无眼部炎症或全身性病症的青少年可考虑验配。值得注意的是,角膜塑形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,建议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,由专业眼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验配和使用。

在邯郸爱眼眼科医院的临床案例中,12岁的小明佩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,近视度数仅增长25度,而其未佩戴的同龄人平均增长150度。但医师也强调,角膜塑形镜的效果因人而异,且需要严格的日常护理和定期复查。佩戴期间,需每日清洁镜片,避免感染;每3个月到医院进行角膜健康检查和参数调整,确保佩戴安全。

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为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了一种科学选择,但它并非"一劳永逸"的解决方案。家长应理性看待,将专业医疗干预与良好用眼习惯相结合。如发现孩子出现眯眼视物、频繁揉眼等症状,建议及时到邯郸爱眼眼科医院等专业机构进行检查,由医师制定个性化的视力管理方案,共同守护孩子的清晰"视"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