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须知:别让孩子的近视加速度,夜间干预的关键作用

2025-08-29 爱眼小编 251

近年来,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,近视度数增长过快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,更可能增加未来发生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的风险。在众多近视防控手段中,角膜塑形镜(俗称OK镜)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,成为临床上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重要选择之一。

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,通常在夜间睡眠时佩戴,通过眼睑压力和泪液张力的共同作用,暂时性改变角膜前表面形态,使角膜中央区域曲率变平,从而在白天不戴眼镜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清晰的裸眼视力。更重要的是,多项临床研究表明,与框架眼镜相比,角膜塑形镜在延缓青少年眼轴增长、控制近视度数进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视网膜周边离焦、缓解脉络膜血液循环等因素有关。

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佩戴角膜塑形镜。一般来说,年龄在8周岁以上,近视度数发展较快,角膜形态、曲率、厚度等条件合适,且无眼部急性炎症、严重干眼症等禁忌症的儿童和青少年,可在专业眼科医生评估后考虑验配。验配角膜塑形镜是一个严谨的医疗行为,需要进行多方面细致的眼部检查。像邯郸爱眼眼科医院这样的专业机构,会进行包括角膜地形图、眼轴长度、屈光度、眼压、泪液分泌等在内的二十余项详细检查,以确保验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在佩戴过程中,卫生习惯和定期复查至关重要。家长需指导孩子规范操作,包括佩戴前洗手、镜片清洁清洁等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同时,建议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,一般初戴后1天、1周、1个月需复查,之后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以便医生及时了解角膜健康状况、镜片适配情况及近视控制效果,并根据需要调整镜片参数。

需要强调的是,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医疗器械,其效果因人而异,且并不能彻底缓解近视,停戴后角膜形态会逐渐恢复原状,近视度数也会回到原有水平。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延缓近视进展速度和提供日间便利的清晰视力。家长应理性看待其作用,在专业医师指导下,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近视防控方案,并配合良好的用眼习惯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综合措施,共同守护孩子的清晰视界。